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外购和自产用于集体福利处理为什么不一样
2023-10-08 16:35:43 责编:小OO
文档


原因就在于国家为了避免税款的流失,以及避免被人用来非法避税。
比如,端午节企业给员工发粽子作为节假日福利,假如外购与自产(含委托加工)的粽子品种一样、市场销售价格一样。
甲公司是食品制造企业,给员工发了一批粽子,成本价只有6000元,市场销售价是10000元(不含税价)。
乙公司是一家互联网企业,从甲公司购买了一批粽子,市场售价是10000.00元(不含税价),取得专用注明价税合计11300元。
在上述两家企业中,都是发粽子,但是税务处理是不一样的。
对于甲公司,由于自产的产品用做职工福利,需要视同销售,不能按照成本价视同销售,需要按照市场销售价视同销售,因此需要计提销项税额=10000×13%=1300元。
对于乙公司,外购货物用于职工福利的,其取得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该批货物实际最终的税额=10000×13%=1300元。
也就是说,无论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在按照税法规定的处理情况下,最终消费者承担的税额都是1300元,不会因为取得的渠道不同而导致最后的税负有差异,这也是一种税收公平的体现。
当然,对于甲公司而言,无论是销售给乙公司,还是自己企业发给员工视同销售,都已经计提了相同的销项税额,则制造对外销售的产品还是自己内部发放员工的产品取得进项税额都可以按规定抵扣进项税额,这也是一种税收公平的体现。
在这样的规定下,就可以堵塞一些非法避税的漏洞,尽量做到税收公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
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第二十六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直接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也可以按照规定采取邮寄、数据电文或者其他方式办理上述申报、报送事项。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