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集体劳动合同备案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2023-10-06 05:14:35 责编:小OO
文档


1、企业所有制性质;

2、企业职工人数;

3、《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4、工会法人证明材料;

5、双方首席代表、协商代表或委托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授权委托书;

6、职工一方代表、劳动合同书复印件;

7、协商情况及集体合同条款征求职工意见的记录;

8、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大会审议通过集体合同草案的决议;

9、集体劳动合同条款说明。

集体劳动合同备案程序

集体劳动合同签订后,用人单位应在7日内将集体合同文本及有关材料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备案。办理程序如下:

1、收到报送的集体合同及有关材料后,进行编号、登记并及时告知报送的单位受到时间;

2、对代表资格、签订程序等进行初审;

3、对集体劳动合同提出审核意见,并回复用集体合同签订后,用人单位应在7日内将集体合同文本及有关材料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备案。

签订集体劳动合同的程序

(一)、确立集体协商双方代表。

1、集体协商代表每方为三至十名,双方人数对等,并各确定一名首席代表。职工一方由工会代表;未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民主推举代表,并须得到半数以上职工同意。已建立工会的工会首席代表不是工会的,应由工会书面委托;企业首席代表由其法定代表人担任或指派。

2、区域性集体合同由工会联合会代表辖区内企业的员工与村企业管理组进行协商;没有区域经济管理组织的,由区域工会联合会代表辖区内企业的员工与逐个企业经营者或企业授权委托的代表进行协商。

(二)、拟定集体合同草案。

签订集体合同之前工会应当收集职工和企业有关部门的意见,单独或与企业共同拟定集体合同草案。拟定草案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同行业和具有可比性企业的劳动标准,集体合同范本和其它与签订集体合同相关资料等。

(三)、双方代表平等协商,达成共识。

(四)、审议通过,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确认。

1、将双方协商达成一致的集体合同草案文本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审议,工会代表就草案的产生过程,主要劳动标准条件的确定依据及各自承担的主要义务作出说明。审议通过后,由企业法定代表人与企业工会签字。

2、区域性由工会联合会代表辖区内企业的员工与企业管理组织或企业授权委托的代表组织签订;没有区域经济管理组织的,由区域工会联合会与辖区内逐个企业经营者或企业授权委托的代表进行签订。

(五)、报送、审查、公布。

1、集体合同签订后,在7日内将集体合同书一式三份、《集体合同送审表》、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工会任职批复件、区域性集体合同企业覆盖企业名录报送当地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审查登记。

2、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书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将《集体合同审核意见书》送回报送单位。

3、集体合同一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核同意,企业应在集体合同生效之日起10日内向全体职工公布;区域性集体合同要印发到被覆盖的所有企业公布实施。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