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诬告陷害算是职务犯罪吗
2023-10-09 19:13:18 责编:小OO
文档


诬告陷害不属于职务犯罪。诬告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构成诬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恶意投诉可不可以报警

恶意投诉可以报警。

恶意投诉后,被投诉人是可以报警处理的,侵权人涉嫌诬告。情节严重会构成刑事犯罪。被恶意投诉的,机关立案侦查后,被投诉人可以收集相关的证据,证明自己没有做违法犯罪的行为,反过来可以投诉诬告陷害的人。

诬告,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诬告陷害他人,必须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而捏造事实诬告的,如以败坏他人名誉、阻止他人得到某种奖励或者提升等为目的而诬告他人有违法或不道德行为的,不构成诬告。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造谣罪怎么量刑

我国现行《刑法》中没有造谣罪的规定,而是根据造谣行为的具体情况,分为、诬告等。《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诬告,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诬告他人承担什么责任

关于诬告他人承担什么责任的问题,依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因此,诬告陷害他人,构成犯罪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是,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构成诬告,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另外,构成诬告除了要承担刑事责任外,可能还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如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等。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