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取保候审申请人的情况
2023-10-09 19:17:59 责编:小OO
文档


本文介绍了取保候审申请人的相关情况及其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被告人本人、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律师均有权申请取保候审,但需采用书面形式,并在收到申请后7日内作出答复。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将被拒绝取保候审,而不同意取保候审的申请人则需说明不同意的理由。对于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本文也进行了区分和解释。

法律分析

以下内容是关于取保候审申请人的说明,包括被告人本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即被告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以及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代表)、被告人的近亲属(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和被告人的律师。

一、刑事拘留后要怎样办保释

保释,在中国称之为取保候审,是指侦查、起诉和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被刑事追诉而又未被刑事羁押之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律师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有权决定的机关应当在收到书面申请后7日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并且提出了保证人或者能够交纳保证金的,、司法机关应当同意,并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对不符合取保候审法定条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审。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人民、人民和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二、公诉和自诉的意思?

公诉案件,亦即刑事公诉案件,是指由各级检察机关依照法律相关规定,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诉案件,公诉案件的对称。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并由司法机关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拓展延伸

聚众斗殴罪如何取保候审?

涉嫌聚众斗殴罪的,应这样申请取保候审:应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辩护人可以向办案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申请;经审查,办案机关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提供保证后,即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取保候审。

结语

取保候审申请人包括被告人本人、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律师。申请人有权申请取保候审,但需符合法定条件。机关、司法机关应在收到书面申请后7日内作出答复,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应予同意并办理取保候审手续。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应被告知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最长取保候审时间为12个月。公诉案件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自诉案件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直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人民和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机关执行。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