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工伤赔偿纠纷是否适用仲裁前置?
2023-10-09 18:37:48 责编:小OO
文档


工伤赔偿案件的仲裁先置与法律规定密切相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对于工伤保险基金赔偿争议属于行政案件,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而用人单位赔偿纠纷则需进行劳动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可通过调解、仲裁和诉讼解决。当事人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程序。

法律分析

一、工伤赔偿案件是否属于仲裁先置

工伤赔偿案件是否属于仲裁前置,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对工伤保险基金赔偿有争议的,属于行政案件,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如果用人单位赔偿纠纷的,是劳动仲裁前置。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

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提起行政诉讼:

(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

(二)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

(三)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

(四)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

(五)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工伤赔偿案件的仲裁先置与具体情况有关。对于工伤保险基金赔偿有争议的,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而对于用人单位赔偿纠纷,需先进行劳动仲裁。当事人如无法协商解决劳动争议,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调解不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程序,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022修正):第九章 体育仲裁 第九十二条 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体育组织章程、体育赛事规则等,对下列纠纷申请体育仲裁:

(一)对体育社会组织、运动员管理单位、体育赛事活动组织者按照兴奋剂管理或者其他管理规定作出的取消参赛资格、取消比赛成绩、禁赛等处理决定不服发生的纠纷;

(二)因运动员注册、交流发生的纠纷;

(三)在竞技体育活动中发生的其他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的可仲裁纠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的劳动争议,不属于体育仲裁范围。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