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员工挪用如何处理好
2023-10-09 19:27:51 责编:小OO
文档


员工挪用需谨慎处理,根据《刑法》规定,挪用财物罪分为两种情况,数额巨大的将面临刑事处罚。员工挪用达到一定金额应立案,超过3个月未还挪用5万元以上,或进行非法活动挪用3万元以上即可立案。机关一般在7天内决定是否立案,但对于重大、复杂案件可能延长至30或60天。

法律分析

一、员工挪用如何处理好

单位员工私自拿在工作范围之内周转属于挪用资金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

1.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

1.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员工挪用达到多少金额可以立案

员工挪用多少可以金额立案,需具体分析:

1.行为人挪用公司或者单位财物归个人使用或者进行盈利活动,只要超过3个月以上没有归还,挪用5万元以上就应当立案并追究其刑事责任;

2.如果行为人是挪用进行某些非法活动,由于其社会危害性比较大,挪用3万元以上就可以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三、员工挪用多久立案

一般情况下机关会在七天以内决定是否立案。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受案立案的期限如下:

1.一般刑事案件受案后在7日内立案;

2.如果案件重大并且线索比较复杂的,经批准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3.对于案件特别重大并且线索特别复杂的案件,经批准可以延长至六十日。

结语

员工挪用是一项严重的违法行为,根据刑法规定,单位员工挪用属于挪用资金罪。根据法律规定,挪用公司或单位财物归个人使用或盈利活动,超过3个月且金额超过5万元,或者进行非法活动且金额超过3万元,将面临刑事追责。机关一般在七天内决定是否立案,并根据案件的重大性和线索复杂性,可能会延长立案期限。我们要高度重视员工挪用问题,依法追究责任,维护单位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二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九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九十三条 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取得的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