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霜降是不是就开始下霜了,霜降下霜有什么说法了
2023-10-15 12:31:21 责编:小OO
文档


  导语:霜降节气到了,只是表示已经进入到深秋了,随着冷空气的频繁,这是大地因冷冻或将会产生初霜的现象。那么霜降是不是就开始下霜了?霜降下霜有什么说法?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霜降是不是就开始下霜了

   不一定,我国各地气候不同。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天气渐冷,只要天气寒冷了就会出现霜。

  霜降节气到了,只是表示已经进入到深秋了,随着冷空气的频繁,这是大地因冷冻或将会产生初霜的现象。值得一提的是在气象学上并没有“霜降”的概念。气象学上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由于冻则有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统称霜冻。

  霜降下霜有什么说法了

   由于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霜降的节气里,大部分的庄稼已经收完了,所以又到了农民平整土地开始为下一次耕种做准备的时候,所以农民都希望在霜降的节气开始下霜,毕竟这个时候有霜降更容易进行平整土地,可以为明年的春耕更好地做准备,所以民间一直都流传着“霜降见霜,谷雨满仓”的说法,其实就是从节气的自然变化规律来预判明年的庄稼收成。

  关于霜:

  霜,是指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霜点 ( 指露点低于 0 ) 以下,在地面或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霜是一种天气现象, 属于中国地面气象观测内容。“霜”通常出现在秋季至春季时间段。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

  科学上,霜是由冰晶组成,和露的出现过程是雷同的,都是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到达100%时,水分从空气中析出的现象。它们的差别只在于露点(水汽液化成露的温度)高于冰点,而霜点(水汽凝华成霜的温度)低于冰点,因此只有近地表的温度低于0℃时,才会结霜。“霜”与“霜冻”、“霜降”不是一回事,它们是三个不同的概念。“霜”是指地面的水气遇到寒冷天气凝结成的一种白色冰晶;“霜冻”是指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现象;“霜降”节气是指反映气温骤降节令,“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

  成因:

  “霜”不是从天上降下来,“霜”是地面的水气遇到寒冷天气凝结成的。霜冻在秋、冬、春三季都会出现。霜是接近地层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在地面或近地面的物体上凝华而成的;而温度越低,空气密度就越大,比重也越大。随着空气的流动,最冷、最重的空气就会往最低处流动,到达最低处(洼地)停留后,逐渐积聚凝华成霜。所以通常洼地就比一般地方容易形成霜,洼地的植物也就特别容易被霜打。

  形成露和霜的气象条件是晴朗微风的夜晚。夜间晴朗有利于地面或地物迅速辐射冷却。微风可使辐射冷却在较厚的气层中充分进行,而且可使贴地空气得到更换,保证有足够多的水汽供应凝结。无风时可供凝结的水汽不多,风速过大时由于湍流太强,使贴地空气与上层较暖的空气发生强烈混合,导致贴地空气降温缓慢,均不利于露和霜的生成。对于霜,除辐射冷却形成外,在冷平流以后或洼地上聚集冷空气时,都有利于其形成。这种霜称为平流霜或洼地霜,它们又常因辐射冷却而加强。因此在洼地与山谷中,产生霜的频率较大。在水边平地和森林地带,产生霜的频率较小。

  地面凝结现象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水汽从空气中凝结, 并凝结在物体上或者地表的一种现象( 中 国 气 象局, 2003) 。 常见的地面凝结现象有露 、 霜等现象 。“霜”与“霜冻”、“霜降”节气不是一回事,它们分别是三个不同的概念。“霜”是指地面的水气遇到寒冷天气凝结成的一种白色冰晶;“霜冻”是指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现象;“霜降”节气是指反映气温骤降节令,“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天气寒冷。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其致害温度因作物、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而形成霜,则必须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以下,并且贴地层中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要达到一定标准。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