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社区矫正都干什么活
2023-10-15 12:26:36 责编:小OO
文档


社区矫正的主要工作包括制订工作计划、执行矫正方案、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奖惩考核等,旨在促使罪犯适应社会并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矫正期限根据不同情况计算,如管制期限、缓刑考验期限、假释考验期限等。

法律分析

一、社区矫正都干什么活

1、根据上级有关要求以及矫正对象的具体实际,制订社区矫正工作计划;

2、按照社区矫正工作流程的规定,按收矫正对象,办好有关衔接手续;

3、根据矫正对象实际情况,制订教育矫正方案;

4、对矫正对象实施法制教育、公益劳动和培训学习等日常监督管理;

5、根据矫正对象的考核情况,按照规定提请对其进行行政奖惩;

6、指导社会志愿者对矫正对象实施教育矫正活动,适时开展一帮一、一带一等社会帮教活动,利用社会和亲情力量,提高矫正对象的教育质量;

7、积极开展调研,收集管理社区矫正个案;

8、加强与社区民警,社会志愿者以及其他力量的配僵协调,努力形成工作合力,最大限度地为矫正工作服务;

9、接受上级机关以及地方的监督维护矫正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合法性。

二、社区矫正实施目的

1、直接目的:通过社区矫正组织进行的社会化的教育,使罪犯适应并顺利回归社会;

2、间接目的:增强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根本目的: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社区矫正时间如何计算

1、管制的矫正期限与管制期限相等,矫正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矫正期至管制期满为止。

2、缓刑的矫正期限与缓刑考验期限相等,矫正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至缓刑考验期满为止。

3、假释的矫正期限与假释考验期限相等,矫正期从假释之日起计算,至假释考验期满为止。

4、暂予监外执行的矫正期限与暂予监外执行期限相等。人民决定的,矫正期从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机关、监狱管理机关批准的,矫正期从出监所之日起计算,矫正期至暂予监外执行期满为止。

5、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矫正期限与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相等,矫正期从判决执行日起计算;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矫正期限与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相等,矫正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起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矫正期至剥夺政治权利期满为止。

结语

社区矫正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目的在于通过社会化教育,使罪犯能够适应并成功回归社会。社区矫正工作包括制定工作计划、办理衔接手续、制订教育矫正方案、监督管理、行政奖惩、指导社会志愿者等。同时,社区矫正的时间计算与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具体情况相关。社区矫正的实施不仅直接目的是帮助罪犯回归社会,还间接目的是增强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一章 总则 第四条 社区矫正对象应当依法接受社区矫正,服从监督管理。

社区矫正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尊重和保障。社区矫正对象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不受侵犯,在就业、就学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七章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特别规定 第五十七条 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其他未成年人同等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有歧视行为的,应当由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依法作出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二章 机构、人员和职责 第十一条 社区矫正机构根据需要,组织具有法律、教育、心理、社会工作等专业知识或者实践经验的社会工作者开展社区矫正相关工作。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