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什么情况下会确定合同存在不当得利?
2023-10-15 19:11:20 责编:小OO
文档


法律分析:当一方在签订合同过程中获取了对方的不当得利,且该不当得利达到了一定程度时,合同将被认定存在不当得利。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请求对方返还不当得利或者解除合同。不当得利的标准一般是以法定利息为基准,但具体标准会因为合同的性质、具体情况和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等方面而有所不同。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九条:“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不得违背法律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不当得利是指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取得的,或者利用对方的困难情况、处于无奈境地等情形所取得的,造成对方利益损失的财产利益。”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条:“当事人一方因合同订立或者履行所受到的不当得利,当事人可以请求返还或者补偿,但不得超过其所受到的不当得利的价值。”

因此,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当一方获取了对方的不当得利,且该不当得利达到一定程度时,该合同将被认定存在不当得利。当事人可以请求对方返还不当得利或者解除合同。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