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在看守所判刑十年有两年,如何减刑?
2023-10-15 16:13:54 责编:小OO
文档


减刑的条件及标准:有期徒刑减刑后实际服刑不少于二分之一,需满足条件如服刑时间达到减刑间隔、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取得考核分数等;重大立功表现可获减刑,包括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检举重大犯罪、发明创造、舍己救人、抗灾突出表现、其他重大贡献;确有悔改表现需同时具备认罪悔罪、遵守法律法规和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思想文化和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参加劳动。

法律分析

有期徒刑经过减刑后,实际服刑的期间不能少于二分之一。减刑要具备一定条件,如服刑的时间是否达到可以减刑的间隔、接受教育改造情况、遵守监规情况、取得多少考核分数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最高人民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第三条“确有悔改表现”是指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认罪悔罪;

(二)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三)积极参加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

(四)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完成劳动任务。

拓展延伸

刑期减少的条件和程序是什么?

刑期减少的条件和程序主要取决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规定。通常情况下,以下条件和程序可能适用:

首先,犯人必须表现出良好的改造和悔过态度,积极参与教育、职业培训和心理辅导等活动。其次,犯人必须没有违反监狱规章制度或犯下新罪行的记录。

减刑的程序包括提出减刑申请,通常由犯人本人或其律师代表提出。法庭或特定的减刑委员会将审查犯人的表现和案件细节,并考虑相关因素,如罪行性质、判决情况和刑期执行情况。

最后,法庭或减刑委员会将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减少刑期。减刑可能采取多种形式,如缩短服刑时间、假释或条件释放。

需要注意的是,减刑并非一项权利,而是一项经过严格审查的特权。每个案件都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以确保公正和社会安全。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减刑是对服刑期间表现良好、积极改造的犯罪分子的一种奖励机制。减刑的条件包括服刑时间达到减刑间隔、接受教育改造、遵守监规、取得考核分数等。而重大立功表现也是减刑的一种情况。减刑程序通常需要犯人或其代理人提出申请,并由法庭或减刑委员会进行审查和评估。最终,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减少刑期。减刑并非权利,而是一项经过严格审查的特权,确保公正和社会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戒严法:第四章 戒严执勤人员的职责 第二十七条 戒严执勤人员对于依照本法规定予以拘留的人员,应当及时登记和讯问,发现不需要继续拘留的,应当立即释放。

戒严期间拘留、逮捕的程序和期限可以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的,但逮捕须经人民批准或者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八十五条 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四章 律师参与刑事诉讼 第四十五条 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看守所提出委托辩护律师要求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将其请求转达给办案部门,办案部门应当及时向犯罪嫌疑人委托的辩护律师或者律师事务所转达该项请求。

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仅提出委托辩护律师的要求,但提不出具体对象的,办案部门应当及时通知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律师。犯罪嫌疑人无监护人或者近亲属的,办案部门应当及时通知当地律师协会或者司法行政机关为其推荐辩护律师。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