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涉案金额多少可以进行立案
2023-10-15 19:15:56 责编:小OO
文档


1、各种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并不相同,如盗窃罪最低立案标准是一千元,诈骗罪的最低标准是三千元。

2、有的是全国统一标准,有的由省、市、自治区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如盗窃罪刑事立案标准,最低是一千元,其中山东省的立案标准为二千元。

2、人身损害类的案件,即使没有任何经济利益受到损失,涉案金额为零也应该立案调查。

一、民事诉讼立案时间是多久

民事诉讼立案时间一般为七日内。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人民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此外,人民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批准。而人民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二、民事诉讼立案后多长时间开庭

网友提问

律师您好,我有一个朋友从我这儿借了十三万块钱,过了约定偿还的期限半年多了还一直没有动静,我主动找到他让他还款他还一直推脱,怪我不讲兄弟情面。不知道怎么会有这样的人。我现在已经到起诉他了,就想跟您问一下立案以后大概多久能够开庭?

律师回复

民事案件立案后,开庭时间跟送达和适用程序有密切关系,依据《民事诉讼法》相关关于审限的法条规定及原则,一审一般是立案后五日内移送至审判部门,之后就要看何时送达和适用程序了:

1、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审判部门应当在五日内向当事人送达,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十五日之后安排开庭;

2、如果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则需要在三十天之后安排开庭;

3、如果被告下落不明,则需要公告送达,公告送达的期限是六十天,公告送达期满后视为送达,可安排开庭。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