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取得谅解书对寻衅滋事的判决有何影响?
2023-10-01 23:39:13 责编:小OO
文档


寻衅滋事罪的判决会受到被害人的谅解书的影响,会酌情从轻处罚,但仍会判刑。寻衅滋事属于刑事案件,根据情节轻重可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构成该罪的行为人应承担刑事责任,但如果情节不严重且获得谅解书,可以判缓刑。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为16周岁以上的自然人,行为人需具备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行为会破坏社会秩序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寻衅滋事行为的处罚依据是否达到犯罪标准而有所不同。

法律分析

一、寻衅滋事取得谅解书会怎么判

寻衅滋事罪量刑区间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得到刑事谅解是是对于量刑极好的材料之一,寻衅滋事如果对方谅解了,会考虑从轻判决,但构成犯罪的情况下,还是会判刑。

对有谅解书的犯罪分子,可以依照下列法定刑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寻衅滋事,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多次聚众寻衅滋事,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行为人认罪悔罪,积极赔偿被害人的得失,被害人理解的,可以从轻处罚;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免予起诉或者刑事处罚。

寻衅滋事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会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有自首情节,有谅解书还是初犯,会酌情考虑从轻处罚,有可能会判到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二、寻衅滋事是刑事案件吗

是的。已经构成寻衅滋事罪的属于刑事案件,带有“罪”的属于刑事案件,承担刑事责任。没有达到犯罪的属于治安案件。涉嫌寻衅滋事罪,应当按照规定,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情节不严重,取得被害人的谅解书,可以判缓刑。

寻衅滋事罪是结果犯,构成寻衅滋事罪的,要由依据《刑法》的规定,结合案件实际情况来判决。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寻衅滋事的行为,此罪名既可由单个人实施,也可由结伙聚众形式出现。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寻衅滋事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的属于刑事案件,取得谅解书之后,需要对行为人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只存在寻衅滋事行为,没有造成严重损害,没有达到犯罪标准的属于治安案件,要对打人者处罚款和拘留;寻衅滋事有既遂和未遂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的处罚意见不同。

结语

寻衅滋事罪的量刑区间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取得刑事谅解书的犯罪分子,会考虑从轻判决。然而,寻衅滋事仍然构成犯罪,因此可能仍会判处刑罚。根据法定刑的规定,有谅解书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视具体情况而定。此外,认罪悔罪、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以及犯罪情节轻微等因素也可能导致从轻处罚或免予刑事处罚。需要注意的是,寻衅滋事属于刑事案件,涉嫌此罪的行为人可能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如果情节不严重且取得被害人的谅解书,也可以判处缓刑。

法律依据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章 特别程序 第二节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三百三十七条 和解协议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案件的基本事实和主要证据;

(二)犯罪嫌疑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真诚悔罪;

(三)犯罪嫌疑人通过向被害人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涉及赔偿损失的,应当写明赔偿的数额、方式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由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撤回附带民事诉讼;

(四)被害人自愿和解,请求或者同意对犯罪嫌疑人依法从宽处罚。

和解协议应当及时履行。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章 特别程序 第二节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三百三十五条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机关应当审查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被害人是否自愿和解,是否符合规定的条件。

机关审查时,应当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并记录在案;必要时,可以听取双方当事人亲属、当地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人员以及其他了解案件情况的相关人员的意见。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章 特别程序 第二节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三百三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犯罪案件:

(一)雇凶伤害他人的;

(二)涉及性质组织犯罪的;

(三)涉及寻衅滋事的;

(四)涉及聚众斗殴的;

(五)多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

(六)其他不宜和解的。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