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因不良行为导致的损害患者的事件。医疗事故分为四级,根据造成的损害程度分类。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包括合法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规范、存在主观过失、患者遭受人身损害、医疗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法律分析
由医疗机构因为不良行为所导致的事故属于医疗事故。具体如下:
1、医疗事故的定义。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因为各种不良行为所导致的事故。具体是指医疗机构的主要医务工作人员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在接诊运输、登记检查、护理治疗诊疗等活动程序中,未尽到应有的措施和治疗水平或措施不当、治疗态度消极、延误时机,告知错误,误诊漏诊、弄虚作假错误干预等不良行为,以致病员智力、身体发生了不应有的损害或延误了治疗时机造成了病情加重或死亡所产生的生命财产有额外损失的情况;
2、医疗事故分级。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1)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或植物生存的;
(2)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3)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4)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3、医疗事故的5个构成要件。
(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
(4)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
(5)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结语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因不良行为导致的损害患者的事件。根据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可分为四级。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包括合法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违规行为、存在主观过失、患者人身损害后果以及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医疗机构应加强管理,遵守法律法规,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第四条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具体分级标准由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