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学历造假被公司发现并开除,是否有工资赔偿?
2023-09-30 00:49:13 责编:小OO
文档


学历造假被公司发现,开除有工资吗??

学历造假被公司发现,开除有工资。

首先,劳动者通过虚假学历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但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工资。

其次,劳动者以欺诈胁迫、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的情况下订立、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赔偿金。

本科学历造假会判刑吗

本科学历造假会判刑。《最高人民、最高人民关于办理伪造、贩卖伪造的高等院校学历、学位证明刑事案件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规定:对于伪造高等院校印章制作学历、学位证明的行为,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二款的规定,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定罪处罚。学历造假一定会解除劳动合同?:不是解析:不能简单判定学历造假就会解除劳动合同,而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分析的关键在于,这些基本信息是否与工作相关、是否是劳动者有义务向用人单位如实说明内容,以及是否会影响用人单位作出与该劳动者建立劳动合同的决定。单位有哪些情形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5、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6、法律、行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学历造假被辞退有赔偿吗

没有。用人单位通常会在招聘信息中对劳动者的学历、专业、资格证书或从业经历等提出明确要求,该要求系用人单位发出的订立劳动合同的要约,劳动者在求职时提交求职资料即是进行承诺。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有明确要求的项目做隐瞒或虚假陈述,用人单位基于劳动者虚假陈述与劳动者订立了劳动合同,可以认定为因欺诈致用人单位违背真实意思,致使劳动合同无效。被辞退都有补偿?:不是解析:如果是合法辞退,用人单位就不需要给劳动者补偿,比如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就不需要补偿:(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如何辞退员工?1、先与员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2、然后出具离职证明;3、其次由员工交接其工作;4、再由公司为员工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手续;5、最后就正式离开公司。

毕业生学历造假后果

1、开除没补偿

劳动合同法规定,”对于隐瞒真实学历、提供虚假学历的员工,公司有权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合同,并不支付任何补偿。”

2、学历造假违法,受法律制裁

除了人品、工作方面,学历造假还会让你摊上法律责任。据法律规定:

”对伪造高等院校印件制作学历、学位证明的行为,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罪定罪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学历造假上征信,留下不良记录

随着我国征信体系的建立,使用假学历将会被记录入征信档案伴随终身,得不偿失。

员工入职后用人单位发现学历造假该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可以直接开除该员工。因为学历造假可以视为隐瞒关键信息,劳动合同可以视作无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6条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确认。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该内容由 王若飞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