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劳动仲裁和诉讼有哪些区别?
2023-10-01 03:04:38 责编:小OO
文档


劳动仲裁与诉讼的区别有什么

1、仲裁时效一般是一年,诉讼时效一般是十五日,从当事人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计算;作出裁决的是仲裁庭,而作出判决的是人民;并且二者适用的、法律依据也不尽相同。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劳动仲裁与诉讼的区别有哪些

1、劳动仲裁与诉讼的区别:仲裁时效一般是一年,诉讼时效一般是十五日,从当事人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计算;作出裁决的是仲裁庭,而作出判决的是人民;并且二者适用的法律依据也不尽相同。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第五十条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仲裁与诉讼有哪些区别?

仲裁与诉讼有以下的这些区别:

一、两者的管辖权的取得方式有所不同。

在整个诉讼过程中,涉案的一方当事人向其当地有管辖权的提起诉讼,当地对案件受理后,涉案的另一方是必须要去应诉的;但是通过仲裁委员会而申请得到的仲裁,也是要有仲裁协议的,就是说合同中双方订立的仲裁条款或者是纠纷发生前、发生后涉案的双方当事人互相达成一致的仲裁协议。

二、两者中审理者的产生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诉讼案件中审判员是会根据案件的不同类型并且依照的指定,不能随便涉事当事人自己选择,但如果是有法定理由的涉案当事人则有权申请回避;对于仲裁的案件,除去涉案双方当事人需要协商选定合法的仲裁委员会以外,还需要约定仲裁庭的有关人数和如何构成,案件中的当事人也是可以选定仲裁员的。

三、仲裁与诉讼开庭审理上也不同。

开庭的一般审理会公开进行,但如果涉及到国家的机密信息或者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案件,则不公开审理;但是仲裁庭的案件审理一般是不公开与社会进行的,这样可以保护当事人中的有关商业秘密以及维护当事人的商业信誉。

四、审理的程序以及涉案当事人的能动作为也有所不同。

整个诉讼过程中当事人都应当严格依照我国的诉讼法中的规定进行;但是仲裁过程中当事人有比较大的处分权,因此,几乎案件的每一个步骤当事人都能对其控制其主动作为。

五、两者监督程序也有所不同。

我国对于案件会实行两审终审制度,对于具有法律效力的有关判决,若有错误,可采用审判监督程序重新设立。而我国的仲裁委员会一般实行一裁终局制,只是适用于相关的司法监督程序。

买卖合同仲裁与诉讼的区别有什么

买卖合同仲裁与诉讼的区别:1、申请方式不同。当事人选择起诉的,在符合起诉条件的情况下向有管辖权的起诉即可;而申请仲裁必须有仲裁协议。2、审理者的产生方式不同。诉讼中的审判庭由指定,当事人不得选择;仲裁中,当事人有权选定仲裁员。3、审理的原则不同。诉讼一般公开审理;仲裁一般不公开审理。

买卖合同仲裁与诉讼的区别是哪些

买卖合同仲裁与诉讼的区别:1、申请方式不同。当事人选择起诉的,在符合起诉条件的情况下向有管辖权的起诉即可;而申请仲裁必须有仲裁协议。2、审理者的产生方式不同。诉讼中的审判庭由指定,当事人不能选择;仲裁中,当事人有权选定仲裁员。3、审理的原则不同。诉讼一般公开审理;仲裁一般不公开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该内容由 彭莉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