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毁损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行为人可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款;数额巨大或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种犯罪行为通常出于对财物所有人的打击报复、嫉妒心理或其他类似心态,毁坏财物是其犯罪目的。
法律分析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损坏公私财物,行为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指年满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毁坏财物罪通常是由某种现实原因造成的,行为人可能出于对财物所有人的打击报复、嫉妒心理或其他类似有针对性的心理态度,毁坏财物是其犯罪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犯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河南省故意毁坏财物罪量刑标准:
五千元以上为数额较大;二万元以上数额巨大。
《最高人民关于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第三十三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该内容由 韦端宁律师 和 家和律云 共创回答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