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劳动仲裁结果会怎样
2023-10-01 02:57:32 责编:小OO
文档


仲裁结果出来后按照仲裁决定书上的决定执行。劳动仲裁结果出来后,也就是仲裁裁决书下达后,在15日内,双方不服,可以上诉至当地的人民,如果15日内双方未上诉,裁决书生效,申请人可以拿着裁决书去单位执行,如果单位拒绝支付裁决书上支持的请求,可以当当地的人民的执行庭去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的时间大概6个月。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对方不履行相应的义务,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申请强制执行。

分别向上述人民申请执行的,由最先接受申请的人民执行。

一、仲裁裁决书申请强制执行的程序有什么

仲裁裁决书申请强制执行的程序如下:

1、应当向有管辖权的提出申请,也就是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人财产所在地的人民申请强制执行;

2、由当事人应该向人民提交仲裁裁决强制执行的申请书和有关材料;

3、必须在两年内向人民申请仲裁裁决强制执行,申请仲裁裁决强制执行的期限,自仲裁裁决书规定履行期或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申请强制执行都需要的手续包括受理申请、执行抗辩、审查、作出执行裁定、执行前的准备、采取执行措施、执行中止。

二、劳动合同纠纷诉讼管辖去哪个

根据《最高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管辖。也就是说,无论你在仲裁期间是选择用工地还是单位所在地,在向起诉时,仍然可以做出选择。这就发生了这样一个问题:例如:公司所在地为北京,但指派员工到上海工作,员工与公司发生劳动纠纷时,从便利角度考虑,选择了在上海提起劳动仲裁,冲裁裁决出来之后,员工觉得还满意,但单位不服。这时,单位既可以向上海用工地的基层起诉,也可以上单位所在地的北京基层起诉。当然,单位也会考虑便利,向北京其所在地的基层起诉的,这样,员工常常是赢了仲裁,但又不得不到外地继续参加诉讼,维权成本大增。

很多情况下是,单位明知自己理亏,但就是要用完法律程序,增加员工的维权成本,反正单位不差这点钱嘛,就赌这口气。

如果遇到单位所在地和实际用工地不一致的情况时,员工选择在自己所在地也即实际用工地申请仲裁,即使仲裁胜诉,我建议员工也应在收到裁决书后立即向当地基层提起诉讼,将起诉权保留在对自己便利的基层,这样,因为公司在外地,收到仲裁裁决书的时间会晚于员工的,即使单位向其所在地基层起诉,也会晚于员工的,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双方分别向有管辖权的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受受理案件的应当将案件移交给先立案的。

当然,如果单位没有起诉,过了诉讼其后,员工可以撤回起诉,仲裁裁决书即发生效力,如果单位拒不执行,员工可申请强制执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第二十七条第一款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