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乡村债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023-09-29 19:45:40 责编:小OO
文档


一、是产生于兴办农村教育。“普九”项目的实施,极大改善了农村教育教学条件,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人口素质。但在校舍维修建设方面,由于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不到位,村级自筹渠道窄,不得不举债建设。全市因实施“普九”项目共欠债5.1亿元,占全市乡村债务总额的49.4%。

二、是产生于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乡村道路、通电、造林、农田水利建设等公益性基础设施,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公共财政还没有覆盖到村一级。农村基础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除通过“一事一议”向农户集资外,剩余部分完全靠村上自筹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不再承担“两工”,兴修农田、水利等,均要村上拿钱,因而形成债务沉积。全市因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乡村债务17574.8万元,占乡村债务总额的11%,其中道路建设11617.6万元,小城镇建设3300万元,农田水利2038万元,人畜饮水工程建设619万元。调查的四个村因兴建基础设施形成债务112.31万元,占四个村债务总额的43.11%。

三、是产生于名目繁多的“达标”。多年来上级部门开展的各类“达标”活动较为频繁,如计生工作室、村级活动阵地建设等达标活动,都要求有专门的办公场地和设施,都需要资金投入。全市因计划生育达标形成债务1474.2万元。宁县湘乐镇2005年修建计生服务楼欠债10.25万元,该镇因计划生育达标形成债务24.39万元,占该镇债务总额的7.39%。

四、是产生于利息支出。村级兴办农村公益事业,解决建设资金,主要靠借款和贷款,除向银行借贷款外,还向民间高息借款。这些借贷款不能如期归还,到期只能清息转贷,使债务数额越滚越大。全市乡村债务中,从银行信用社贷款20671.5万元,占乡村债务的20%;向个人借款3801万元。如宁县和盛镇公曹村2005年建教学楼时,村委会向农户借款10万元(利息为1.3%),之后在农业银行贷款3000元还农户借款利息,形成新的债务。

五、是产生于借债上缴税费。在农业“三税”免征前,由于完成各种税费任务时间要求紧,村组干部为了按时完成各种税费任务,对部分农户因各种原因拒不交纳的部分,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来弥补不足,有些村干部以村委会担保,个人名义贷款垫交税金,有的村组干部用自己的工资顶交农户拖欠的税费,造成“上清下不清”,县乡税收任务虽完成了,但给村级形成了债务。如宁县和盛镇庙底村因垫交税费形成的债务达5.14万元,占该村债务总额的17.84%。

六、是产生于农业开发项目和乡镇企业建设。前些年,为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各级倡导和扶持下,村村大办乡镇企业,全市乡村扶持举办乡镇企业形成债务1110万元。乡村举债扶持农户发展支柱产业,如日光温室建设由于部分农户不掌握技术,加之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日光温室损坏严重,不但农户没有赚钱,村上也为此付出了土地租赁费、养殖暖棚及日光温室的建设补助费等,最终形成了新的债务。如宁县湘乐镇为了发展林果产业,2006年购买苹果苗16.5万株,每株1元,除支付2000元订金外,至今还欠16.3万元,占该镇债务总额的7.87%。乡村债务产生的原因包括产生于兴办农村教育、产生于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产生于利息支出等。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