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薪资薪金所得的概念及范围
2023-10-01 16:20:18 责编:小OO
文档


工资、薪金所得包括任职受雇所得,奖金需遵循税法规定;不属于工资所得的有独生子女补贴、公务员津贴、托儿补助费等;退休人员再任职需缴纳个税;购买企业股权的劳动分红按工资所得计税;雇员差旅费按工资所得计税,非雇员按劳务报酬计税。

法律分析

1.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奖金是指所有具有工资性质的奖金,免税奖金的范围在税法中另有规定。

2.不属于工资、薪金所得的项目包括:

(1)独生子女补贴;

(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

(3)托儿补助费;

(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3.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的收入,在减除按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后,按“工资、薪金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4.公司职工取得的用于购买企业国有股权的劳动分红,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区分劳动分红与股份分红的不同)。

5.对雇员免收差旅费、旅游费: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对非雇员免收差旅费、旅游费: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税。

拓展延伸

薪资薪金所得的纳税规则与计算方法

薪资薪金所得的纳税规则与计算方法是指根据国家税法对个人从工资、薪金等劳动报酬中获取的收入进行纳税的规定和计算方式。根据我国税法,个人所得税是按照逐级累进税率计算的,税率分为七档,从3%到45%不等。计算个人所得税时,需要先确定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根据相应的税率表计算出应纳税额。同时,还有一些特定的扣除项目,如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可以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进行相应的扣除。纳税人可以通过工资条、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申报表等来了解自己的纳税情况,并进行相应的申报和缴纳。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总结如下: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包括各种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收入,如工资、奖金、津贴等,需要按照逐级累进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同时,还有一些不属于工资、薪金所得的项目,如独生子女补贴、差旅费津贴等,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的收入和购买企业国有股权的劳动分红都属于工资、薪金所得,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同类型的收入需要根据税法规定进行申报和缴税。个人可以通过相关申报表了解自己的纳税情况,并按规定进行申报和缴纳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