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监督方式有哪几种?
2023-10-01 16:15:54 责编:小OO
文档


法律分析:一、国家监督。这是根据监督主体享有监督权的属性不同进行的分类。国家监督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方式。

二、社会监督。社会监督又称非国家机关的监督,通常是指政党、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新闻媒体、人民群众等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实施的监督。其最主要的特点是,监督权不具有“国家权力”的属性,只是一种具有法律影响力的活动。

三、权力机关的监督,即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通过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调查、质询、询问、视察和检查等手段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全方位监督。

四、行政机关内部监督,是由行政系统内的各级及其所属的各个工作部门之间对行政行为的实施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包括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督法》

第二条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据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监督职权。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职权的程序,适用本法;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法律的规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