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抢劫罪中的其他方法怎么理解?
2023-10-02 10:27:39 责编:小OO
文档


法律分析:

对抢劫罪的“其它方法”的理解,应根据抢劫罪在客观方面的整体表现来理解把握。所谓抢劫罪的其它方法,是指犯罪分子使用暴力或胁迫方法之外的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丧失反抗能力的方法。这里的“其它方法”,不是指任意的某种方法,而是以抢劫财产为目的,施加于被害人人身,从而使之失去反抗能力为法律特征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1、这种方法必须在取得财物的当场实施;2、必须是针对被害人的身体而采取的行动。“其它方法”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但其作用的对象必须是被害人人身,在程度上不要求危及人身健康、生命,只要达到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反抗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甚至丧失反抗能力的程度即可,如用酒灌醉、用药物麻醉、使用催眠术、电击或石灰迷眼等;3、必须是犯罪分子有意识实施的,即犯罪分子自觉、积极地用上述方法排除被害人反抗,从而为抢劫财物创造条件,也就是说,被害人处于不知或不能反抗的状况,必须是行为人实施了“其它方法”造成的。这是被害人在此种状况下行为人构成抢劫罪而区别于其它侵犯财产罪的重要特征之一。如果被害人处于不能反抗或反抗能力受到一定抑制,是由于被害人自己的原因,如被害人自己因饮酒过量而不知反抗或反抗能力受到抑制,行为人没有对被害人的身体施加某种影响,而是乘机将其财物拿走,则只能构成盗窃罪或抢夺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