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规定,职工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停工接受工伤医疗时,单位将在停工留薪期内按原工资福利待遇支付工资。同时,根据伤残等级,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法律分析
1、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
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拓展延伸
事业单位工伤赔偿标准如何确定?
事业单位工伤赔偿标准的确定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进行规定的。一般来说,工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残疾赔偿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项目。具体标准根据工伤程度、残疾程度、工资收入等因素而定。一般情况下,工伤赔偿标准会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和社会保障的调整而相应调整。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为工伤职工提供合理、公正的赔偿。同时,事业单位也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结语
事业单位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合理确定工伤赔偿标准。工伤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残疾赔偿金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具体标准根据工伤程度、残疾程度和工资收入等因素而定。事业单位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明暇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