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性质及分类
2023-10-02 10:44:46 责编:小OO
文档


转让土地使用权需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以及土地。营业税按5%税率计算,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分别按5%和3%税率计算,土地按累进税率计算。

法律分析

转让土地使用权属于属于财产转让收入,需要缴纳以下税费:

1.营业税。《关于营业税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单位和个人受让的土地使用权,以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土地使用权的购置或受让原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按照5%的税率征收营业税。

2.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以上述营业税额为计税依据,分别按照5%(纳税人在县城、镇的)和3%的税率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3.土地。根据《土地暂行条例》规定,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行为,以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法定的扣除额后的余额为土地增值额,按照累进税率征收土地。

拓展延伸

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法律规定和程序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或地方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特定的使用者,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发展。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需遵循一定的程序。首先,出让方需制定出让方案,并公开公告,明确出让土地的位置、面积、用途等要素。接着,潜在使用者需按规定参与竞买或招标,经评审确定中标人。中标人须缴纳土地出让金,并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最后,出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证书的登记手续,并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中标人。这些法律规定和程序保障了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公平、公正和合法性。

结语

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涉及多项税费,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以及土地。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需按照一定税率缴纳相应税费。同时,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也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包括出让方案的制定、竞买或招标、缴纳土地出让金和签订合同等步骤。这些法律规定和程序确保了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公平、公正和合法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暂行条例》第二条,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以下简称转让房地产)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为土地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土地。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