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罪的量刑标准:挪用个人使用或营利较大超三个月未还,处拘役或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挪用超过一百万元或挪用特定款物五十万到一百万元或挪用五十万到一百万元不退还等严重情节,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数巨大且不还,处十年以上有期或无期徒刑。
法律分析
挪用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处拘役或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公职人员挪用个人使用或挪用数额较大营利或挪用数额较大超三个月未还;
2、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超过一百万元或挪用特定款物五十万到一百万元或挪用五十万到一百万元不退还等严重情节。挪用数巨大且不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或无期。
拓展延伸
挪用罪的法律责任与刑罚措施
挪用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本应用于公共事务或公共财产的资金挪为个人或他人使用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罪属于贪污犯罪的一种,构成要件包括:挪用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其他担任公务的人员;挪用的对象是属于国家或集体的公共财物;挪用的数额较大,达到法定标准。根据挪用的数额和情节的不同,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刑罚措施,如拘役、有期徒刑等。此外,挪用还可能面临追缴挪用的财物、罚金等法律责任。综上所述,挪用罪的法律责任与刑罚措施的严厉程度取决于挪用金额的大小和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
结语
挪用罪的量刑标准严格,根据挪用金额和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对于挪用个人使用或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公职人员,可处拘役或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挪用超过一百万元或挪用特定款物五十万到一百万元或不退还五十万到一百万元等严重情节者,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数巨大且不还者,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可能面临追缴财物、罚金等法律责任。因此,对于挪用罪行,法律严惩不贷,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