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配偶和父母是否有遗产继承权?
2023-11-23 12:46:43 责编:小OO
文档


配偶父母在遗产继承中通常不享有权利,但遗嘱或遗赠抚养协议可以打破这一规定。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如果有遗嘱或遗赠抚养协议,则按照遗赠抚养协议优于遗嘱,遗嘱优于法定继承的顺序进行继承。如果没有遗嘱或遗赠抚养协议,则按照法定继承进行继承。因此,遗嘱或遗赠抚养协议可以改变配偶父母在遗产继承中的地位。

法律分析

配偶父母通常不享有遗产继承权。但若存在遗嘱或遗赠抚养协议,则例外。我国民法典规定,继承自被继承人死亡之时开始,有遗嘱或遗赠协议的,按照遗赠协议优于遗嘱,遗嘱优于法定继承的顺序进行。没有遗嘱或遗赠协议的,按照法定继承进行继承。

拓展延伸

遗产继承顺序有哪些规定?

遗产继承顺序是指在继承开始后,遗产的继承顺序应该如何确定。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遗产继承顺序为: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同时,《民法典》第五十二条规定,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因此,在遗嘱中对遗产继承顺序有明确规定的,遗嘱具有法律效力。

在实际操作中,遗产继承顺序的确定通常以遗嘱为准。遗嘱中对遗产继承顺序有明确规定的,按照遗嘱办理。遗嘱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按照法定继承顺序办理。

结语

虽然配偶父母通常不享有遗产继承权,但在存在遗嘱或遗赠抚养协议的情况下,他们可以享有继承权。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有遗嘱或遗赠抚养协议的,按照遗赠抚养协议优于遗嘱,遗嘱优于法定继承的顺序进行。如果没有遗嘱或遗赠抚养协议,则按照法定继承进行继承。因此,遗嘱或遗赠抚养协议对于遗产继承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