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民诉法中的地域管辖规定是什么?
2023-11-23 08:41:36 责编:小OO
文档


民事诉讼管辖原则:被告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管辖,特殊情形由原告地管辖。合同纠纷由合同履行地或被告所在地管辖。多个有管辖权时,最初受理管辖,不明确时可由上级指定。不动产纠纷和继承遗产纠纷适用专属管辖。

法律分析

1、民事诉讼一般由被告所在地人民管辖,但在经营居住地与住所地不一致的,一般由经常居住地管辖。

2、对于一特殊的情形,如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等情形的,由原告地进行管辖。

3、合同纠纷由合同履行地或者被告所在地的管辖。

4、如果两个以上的对同一案件都具有管辖权的,由最初受理案件的管辖,如果管辖权不明确的,可以由上级指定管辖。

5、对于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等适用的是专属管辖。

拓展延伸

民事诉讼中的地域管辖范围及适用条件

民事诉讼中的地域管辖范围及适用条件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对案件管辖的范围和条件的规定。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地域管辖范围主要包括原告住所地、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侵权行为地等。具体适用条件则根据不同情况而定,例如在合同纠纷中,适用条件包括合同的签订地、合同履行地等。在侵权行为中,适用条件包括侵权行为发生地、损害结果产生地等。在确定地域管辖范围及适用条件时,将综合考虑案件的实际情况,以确保公正、合理的审判。

结语

民事诉讼中的地域管辖范围及适用条件是确保公正审判的重要依据。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确定管辖范围时,综合考虑原告住所地、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等因素。对于特殊情形,如被监禁人提起的诉讼,由原告地管辖。若存在多个具有管辖权,最初受理案件的负责处理。对不动产纠纷、继承遗产纠纷等专属管辖案件,也有特定的适用规则。地域管辖范围及适用条件的明确性,有助于确保民事诉讼的公正性与合理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三章 管 辖 第十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管辖。

经最高人民批准,高级人民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