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程序
2024-01-23 09:10:56 责编:小OO
文档


医疗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根据给病员直接造成损害的程度,医疗事故分为三级。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后丢失、涂改、隐匿、伪造、销毁病案和有关资料,情节较严重的,对直接负责人员追究其行政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医疗事故纠纷走到诉讼阶段时,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一、起诉

1、起诉的条件:

(1)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本人或近亲属或其代理人包括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2)有明确的被告(就是医院、诊所)。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就是你要被告赔多少和凭什么要他赔)。

(4)属于人民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管辖(医院、诊所所在地)。

2、起诉的方式:以书面起诉(起诉状)为原则,以口头起诉为例外。

3、诉状的内容:

(1)当事人的有关情况(名字,性别,身份证,住址,电话)。

(2)原告的诉讼请求,以及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住所等。

(4)受诉名称、起诉的时间、起诉人签名或盖章。

4、审查后的处理:当事人的起诉行为只有与的受理行为相结合,才能引起民事诉讼程序的开始。

(1)认为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2)认为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受理;原告不服的,可以上诉,立案后,发现不符合法定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当事人不服的,可以上诉。

(3)经过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2年,在涉及人身损害的为1年)起诉的,应予受理。受理后查明无诉讼时效中断、中止、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不过,现在是只要起诉,必须受理。

5、一审期限: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需延长的,报院长批,可延长不得超过6个月;还需延长的,报上级批,延长期由上级决定。

二、上诉

当事人对一审的判决结果不服的,可在法定的期限内,依法提起上诉。

1、上诉的形式要件

(1)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第一审程序中的原告和被告、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有请求权的第三人及一审的判决认定其承担责任的无请求权的第三人。

(2)上诉期间:不服判决的为15日;不服裁定的为10日。从裁判送达次日起计算。

(3)上诉状:必须递交书面上诉讼。

2、提起上诉的程序

原则上应向原审提交上诉状,也允许向二审提起上诉(二审应在5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

3、上诉的受理

(1)诉讼文书的接收与送达:应在5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在收到后15日内提出答辩状;应在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上诉人。

(2)诉讼案卷和证据的报送:原审收到上诉状和答辩状后,应在5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送二审。

4、上诉的撤回

当事人撤回上诉,意味着对一审裁判的承认;当事人撤回上诉,应当获得的准许。

5、二审的审理期限

不服判决的上诉案件,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报本院院长批准;不服裁定的上诉案件,在立案之日起30日内作出终审裁定。没有特殊情况延长的规定。

6、二审的效力

我国实行二审终审制,二审的裁判结果具有执行力,无论对哪方有利或不利,被判承担义务的一方必须按判决书的要求履行义务,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