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工伤患者医疗费用的赔偿途径有哪些?
2024-01-23 04:18:18 责编:小OO
文档


工伤保险对于因工死亡的职工的近亲属提供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个月发放。供养亲属抚恤金根据职工工资的比例发给亲属,标准由国家规定。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相应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也可以享受相应待遇。

法律分析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拓展延伸

工伤赔偿制度下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有哪些?

根据工伤赔偿制度,工伤患者的医疗费用可以通过多种支付方式来进行支付。首先,工伤保险是主要的支付方式,通过工伤保险基金来覆盖医疗费用。其次,如果工伤患者符合条件,可以申请享受医疗救助,由社会救助基金来支付医疗费用。此外,一些地方还设立了工伤医疗补助基金,用于补充支付医疗费用。同时,工伤患者还可以申请工伤医疗费用预付款,提前得到一部分费用的支付。此外,一些企事业单位还会为员工购买商业保险,工伤患者可以通过商业保险来支付医疗费用。总之,工伤赔偿制度下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多样,工伤患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支付方式。

结语

根据工伤赔偿制度,工伤患者的医疗费用可以通过多种支付方式来进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是主要支付方式,医疗救助和工伤医疗补助基金也可补充支付。工伤患者还可申请工伤医疗费用预付款或商业保险支付。多样支付方式为工伤患者提供了灵活选择。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十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