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遗产的分割及债务的清偿
2024-01-30 04:30:09 责编:小OO
文档


一、遗产分割的原则和方式

(一)遗产分割的原则

遗产的主要原则是:

1、有利生产,有利生活。

2、遗产分割时,应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

3、不能损害遗产的效用。

(二)遗产分割的方式

对遗产进行分割除根据上述原则外,还应按照遗产的性质、种类、使用价值等不同情况,采用以下方法:(1)实物分割。如果遗产为可分物,可根据各个继承人应得的份额,对遗产作实际分割,使各继承人取得其应得部分。(2)折价分割、适当补偿。为了不损害遗产的经济效用和保持不宜实物分割遗产的完善性和统一性,应采取折价分割、适当补偿的方法分割遗产。(3)共有。有些遗产既不能实物分割,又无法作价补偿,可采取共有的形式,由数个继承人共同继承这一遗产,共同对遗产享有权利。

二、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

遗产既包括财产权利,也包括财产义务,即债务。因此,当被继承人死亡后,如果遗留下债务或者有应当缴纳的税款,在继承人表示接受遗产时,他不仅有继承被继承人财产的权利,而且同时也要承担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和税务的责任。当然,如果继承人放弃继承,则对债务人不再负责清偿。对此,我国《民法典》第1116条2款中明确规定:“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所以,接受继承是清偿被继承人债务的必要前提条件。

我国《民法典》第1116条第1款规定:“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依此规定,继承人对被继承人遗留的债务,只在被继承人的遗产实际价值范围内负责偿还,债务超过遗产的实际价值部分,不负清偿债务的责任,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受。所以,我国《民法典》确定的清偿债务的原则,是“限定继承”原则。

清偿债务的程序和方法,一般应先缴纳税款,再清偿债务,然后再遗赠受领,接着是遗嘱继承、法定继承。如果遗产由两个以上的继承人继承,可以用两种方法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一种可以先用遗产缴纳税款和偿还债务,然后将剩下的遗产数额再按继承程序进行分割;另一种可以根据各继承人所继承的遗产数额,按比例分担被继承人应缴纳的税款和所欠债务。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