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应获得医疗费、误工费等赔偿;伤致残者应获得残疾赔偿金、康复费等赔偿;受害人死亡时,除相关费用外,还应赔偿丧葬费、生活费等其他合理费用。
法律分析
根据《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拓展延伸
交通事故赔偿流程和应注意事项
交通事故赔偿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受害人或其家属向责任方索取经济赔偿的一项法律权益。赔偿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事故报警和现场保护;2.交通事故认定;3.保险公司理赔申报;4.赔偿协商或诉讼程序;5.赔偿款领取。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保留相关证据,如事故现场照片、报警记录等;2.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并配合调查;3.了解自己的赔偿权益,避免被低估赔偿;4.如有需要,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或请律师代理。交通事故赔偿是一项复杂的过程,了解流程和注意事项能够帮助受害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语
根据最高的解释,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后,赔偿义务人应当承担各项费用,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对于因伤致残的受害人,赔偿义务人还应当支付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等。对于死亡的受害人,赔偿义务人除了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其他合理费用。交通事故赔偿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受害人应当了解自己的赔偿权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九条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二节 现场处置和调查 第四十二条 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因抢救受伤人员需要保险公司支付抢救费用的,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书面通知保险公司。
抢救受伤人员需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费用的,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书面通知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
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需要救助基金垫付丧葬费用的,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送达尸体处理通知书的同时,告知受害人亲属向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提出书面垫付申请。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 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受诉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款原则确定。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