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公司法如何规定股东抽逃出资?
2023-11-18 17:30:47 责编:小OO
文档


股东抽逃出资的认定标准及抽逃出资罪的立案标准。认定标准包括虚增利润、虚构债权债务、关联交易等行为。立案标准包括直接经济损失达十万至五十万元以上,或致使公司资不抵债、虚假出资合谋等情形。抽逃出资行为可根据公司章程追究法律责任,构成犯罪则以抽逃出资罪定罪。

法律分析

一、公司法股东抽逃出资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股东抽逃出资的认定标准包括,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等行为。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

第十二条公司成立后,公司、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相关股东的行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请求认定该股东抽逃出资的,人民应予支持:

(一)制作虚假财务会计报表虚增利润进行分配;

(二)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

(三)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

(四)其他未经法定程序将出资抽回的行为。

二、抽逃出资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抽逃出资,给公司、股东、债权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致使公司资不抵债或者无法正常经营的;

2、公司发起人、股东合谋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

3、因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

4、利用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所得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

三、抽逃出资损害赔偿纠纷的诉讼流程有哪些?

1、原告起诉。

2、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8、判决宣告。

由此可见,股东抽逃出资的表现形式非常多,而且抽逃出资建立在公司成立之后,如果股东有抽逃出资的行为,不构成刑事犯罪的,公司也可依据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追究股东的法律责任,比如将该股东除名,如果构成犯罪,以抽逃出资罪定罪。

结语

股东抽逃出资的认定标准包括利用关联交易将出资转出、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将其出资转出等行为。抽逃出资罪的立案标准包括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或具有特定情形。在抽逃出资损害赔偿纠纷的诉讼流程中,包括起诉、答辩、开庭审理、调查阶段、法庭辩论、判决宣告等步骤。股东抽逃出资的行为有多种表现形式,根据情况可追究法律责任或构成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五章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第一节股份发行第一百三十五条公司发行新股,可以根据公司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确定其作价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四章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第一节设立第八十五条发起人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必须公告招股说明书,并制作认股书。认股书应当载明本法第八十六条所列事项,由认股人填写认购股数、金额、住所,并签名、盖章。认股人按照所认购股数缴纳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五章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第一节股份发行第一百二十六条股份的发行,实行公平、公正的原则,同种类的每一股份应当具有同等权利。

同次发行的同种类股票,每股的发行条件和价格应当相同;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所认购的股份,每股应当支付相同价额。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