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遭受家暴如何保障孩子的权益?
2024-03-04 01:01:57 责编:小OO
文档


家庭暴力影响子女抚养权。如暴力行为伤害孩子,倾向将抚养权判给无暴力方。但非伤害情况下,法官考虑学历、收入、环境等综合因素决定。家暴不代表无抚养权,需具体情况分析。原则是保障子女健康成长,最大化未成年子女利益。

法律分析

实施家庭暴力行为对争取子女的抚养权是有影响的。实施家庭暴力行为,如果暴力行为已经伤害了孩子,甚至对孩子实施了直接的家庭暴力,那么原则上会直接将抚养权判给没有实施家庭暴力的一方。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并没有伤害到孩子,那么法官还是会综合双方的学历,收入,家庭环境等各方面情况综合确定子女的抚养权。也就是有家庭暴力行为,并不代表直接没有孩子的抚养权,还是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的。确定抚养权归属的原则是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和成长,保障未成年子女利益最大化。

拓展延伸

保护受家暴儿童的权益:法律与社会资源的综合应对

保护受家暴儿童的权益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采取综合应对策略,结合法律和社会资源的力量。首先,法律层面应加强对家暴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施暴者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包括儿童保律法规和相关司法程序,以便更好地保障受害儿童的权益。其次,社会资源的整合也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建立更多的庇护所和儿童保护机构,提供安全的住所和心理支持,帮助这些孩子重新建立自信和稳定的生活。此外,加强对家庭的辅导和教育,提高家长的意识和责任感,也是保护儿童权益的重要一环。通过法律和社会资源的综合应对,我们可以为受家暴儿童提供更好的保护和支持,确保他们能够健康、安全地成长。

结语

保护受家暴儿童权益是我们的社会责任。加强法律打击家暴行为,确保施暴者受到应有的惩罚;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受害儿童的权益。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庇护所和保护机构,提供安全住所和心理支持。加强家庭辅导和教育,提高家长意识和责任感。法律与社会资源的综合应对,保护受家暴儿童,确保他们健康、安全成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