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孩监护权到几岁结束,监护权可以协商变更吗
2024-03-04 01:30:36 责编:小OO
文档


小孩监护权到18岁结束,或16岁以上不满18岁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也可结束。监护权可以协商变更,但不得损害被监护人的利益。变更监护人需向提起诉讼。

法律分析

小孩监护权一般到被监护人满十八周岁,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时结束。或者未成年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也可以结束。小孩的监护权是可以协商变更的,但协商变更监护权时不得损害被监护人的利益。

一、小孩监护权到几岁结束

小孩监护权一般到被监护人满十八周岁,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时结束;因为孩子十八周岁成年之后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监护关系终止。或被监护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此时,也不需要监护人。

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益、财产权益所享有的监督、保护的身份权。是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实施管理和保护的法律资格。对于处于父母保护之下的未成年人来讲,法律已详细规定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这些未成年人的监护权人就是他的父母。无父母或父母不能行使亲权以及被宣告为无行为能力或行为能力受到人的人身和财产受到他人保护的权利也是监护权。

二、小孩监护权可以协商变更吗

依照法律规定小孩的监护权是可以协商变更的,但协商变更监护权时不得损害被监护人的利益。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裁决。

没有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三、小孩监护权变更在哪办

小孩变更监护人要向提起诉讼,到办理。

存在下列情况的,可以要求变更孩子监护权:

1.现有的监护人丧失了监护能力;

2.监护人不履行监护权,即监护人有能力但不履行监护的职责;

3.监护人存在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结语

小孩监护权一般到被监护人满十八周岁,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时结束。或者未成年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也可以结束。小孩的监护权是可以协商变更的,但协商变更监护权时不得损害被监护人的利益。变更监护人需向提起诉讼办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2020修订):第六章 保护 第九十五条 民政部门进行收养评估后,可以依法将其长期监护的未成年人交由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收养。收养关系成立后,民政部门与未成年人的监护关系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2020修订):第七章 司法保护 第一百零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严重侵犯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人民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撤销监护人资格。

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六条 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自己关系密切、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个人、组织中协商确定自己的监护人。监护人在老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法承担监护责任。

老年人未事先确定监护人的,其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确定监护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