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民法典关于监护的规定?
2024-03-04 02:32:02 责编:小OO
文档


《民法典》中规定,监护关系是指成年人对未成年人、无行为能力人和行为能力人,在日常生活和其他方面依法予以照顾、保护、管理和代表的法律关系。监护人应当履行尽职责任,维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监护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对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和对行为能力人的监护。其中,监护人应当履行以下职责:1. 照顾和保护被监护人的生命、健康和人身安全,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2. 维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处理与被监护人相关的事务;3. 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和收入,保障被监护人的经济利益;4. 代表被监护人与第三人进行民事法律行为、诉讼等活动;5. 培养被监护人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如果监护人未履行职责,导致被监护人遭受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同时,《民法典》还规定,依法设立监护机构,对无监护人的未成年人、无行为能力人或行为能力人进行监护。

如果被监护人的监护人不履行职责,应当如何维护被监护人的权益?如果被监护人的监护人不履行职责,应当首先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要求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如果仍无法解决问题,被监护人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请求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撤销监护人的监护资格,重新分配监护人或者由监护机构进行监护。

《民法典》的监护规定旨在保障未成年人、无行为能力人和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建立良好的监护制度。监护人应当履行职责,确保被监护人得到照顾、保护和管理。一旦监护人未履行职责,相关部门和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保障被监护人的权益不受侵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