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如果有人诬陷骚扰,可以起诉吗
2024-03-02 00:30:33 责编:小OO
文档


有人诬陷骚扰,可以起诉。
诬陷骚扰罪的认定:
1、诬告与错告、检举失实的界限。二者在客观方面有相同之处,即都是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进行告发,告发的事实都与客观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不同:诬告陷害是故意捏造事实,出于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向国家机关告发;而错告、检举失实则是由于对情况不了解或思想上的片面性而告发检举,主观上没有陷害他人的目的,而且往往是为了伸张正义,同犯罪分子作斗争,而向有关方面进行告发检举的。前者是应受到法律制裁的犯罪行为;后者是一般的错误行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2、诬告陷害与一般诬告行为的界限。二者在客观方面都具有捏造事实、向有关单位告发的行为,在主观上都具有诬告他人的故意,其区别的关键在于;一要看捏造的是犯罪事实还是一般违法的、错误的事实,二要看诬告的目的是意图使被诬陷者受刑事追究还是受党纪、政纪处分。
3、诬告既遂的标准。本罪的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是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为目的,客观上是实施了捏造犯罪事实并进行告发的行为,其既遂的标准是行为实施完毕,即只要行为人捏造了犯罪事实并且进行了告发,不论他人是否受到刑事追究,均构成犯罪的既遂。
4、诬告他人犯甲罪但实际该人犯乙罪的,应如何处理?在司法实践中,有些告发的事实与司法机关最后查证的事实不同甚至罪名也不同,在处理时应当慎重。如果告发的事实是存在的,只是告发人告发的罪名不当的,不能构成本罪;如果告发人所告发的事实根本不存在,即使司法机关基于该告发破获了被告发人所犯的其他犯罪的,告发人仍然应当构成本罪。例如,甲告发乙犯有贪污罪,基于该告发,司法机关对乙采取了强制措施。经查证,乙根本没有贪污罪的事实,但是犯有受贿罪。司法机关应当以受贿罪追究乙刑事责任,对于告发人甲,则应当以诬告追究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诬陷骚扰是 侵权行为 ,被侵权人可以向起诉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