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探讨影响量刑的因素
2024-03-02 00:27:48 责编:小OO
文档


本文讲述了刑法对于预备犯和既遂犯的处罚原则以及自首犯罪分子的从轻或减轻处罚规定。根据刑法,对于预备犯,应该从宽处罚;对于既遂犯,刑罚应该是从轻处罚。而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在具体确定从轻、减轻还是免除处罚时,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如果犯罪分子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并避免或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则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法律分析

原则上,对于预备犯,应该从宽处罚。但是,刑法对于预备犯的处罚原则是得减主义,即审判人员可以考虑从宽处罚,也可以选择不予从宽处罚。此外,对于既遂犯,刑罚应该是从轻处罚,这是减轻处罚的一种表现,具体是否减轻处罚,则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一、积极退赃从轻处罚要求什么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具体确定从轻、减轻还是免除处罚,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本人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有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个人贪污数额在五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因此,积退赃的应从宽处理。

二、如果有自首情节应该怎么处罚?

犯罪分子自首后一般可以得到从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还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是也有的犯罪分子自首后没有得到从轻处罚,这是因刑法规定的是可以从轻处罚,而不是必须从轻处罚。我国刑法对自首规定的是相对从宽处罚原则即“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要对犯罪后自首的予以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如果犯罪分子行为后果极其严重,虽然具有自首情节,但若将自首情节放到整个犯罪情节中考察,不足以成为犯罪分子从轻根据的,则不从轻。

拓展延伸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从受损减轻几毫钱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能减轻多少,要根据案件的情况来定,案件具体情况不同,可以从宽处罚的比例也就不同。根据量刑指引,最高可依法减少基准刑的百分之三十。案件办理分为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表现等级评定影响从宽幅度,按照好、较好、一般等若干个等级来评,在侦查阶段认罪认罚的,上述等级都可以评;在审查起诉阶段认罪认罚的,评一般或者较好;在审理阶段认罪认罚的,通常评一般。认罪阶段越靠前,建议从宽幅度越大。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指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量刑建议并签署具结书的,依法从宽处理。

结语

刑法对于预备犯和既遂犯的处罚原则是不同的。对于预备犯,应该从宽处罚,但刑法也规定了得减主义,即审判人员可以考虑从宽处罚,也可以选择不予从宽处罚。对于既遂犯,刑罚应该是从轻处罚,这是减轻处罚的一种表现。在具体确定从轻、减轻还是免除处罚时,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同时,积极退赃也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重要情节。如果犯罪分子有自首情节,应当根据自首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从轻或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二条

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