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在延迟退休之前我国男性职工正常退休年龄为
2024-03-01 23:53:29 责编:小OO
文档


法律主观:

“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条件成熟时延长 法定退休年龄 ,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是在刚落幕的中国劳动论坛上透露这一信息的,消息引起了各方关注。(11月6日《新京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酝酿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目的之一就是减轻“白色浪潮”对社会养老的压力。由于未形成养老保险转制成本支付机制,导致企业 社会保险费 率过高, 养老保险金 缺口巨大。不可否认,延迟退休,对养老金制度的自我平衡是有好处的。然而,在社会总劳动人口一定的情况下,提高退休年龄只能以减少其他劳动力的就业为代价。据了解,《男女退休年龄同时推至65岁》的报道一出来,引起了市民的极大反响。在对此发表意见的网友中,超过九成的人持反对意见。特别是下岗职工,找份工作不容易,就盼着退休来养老,这一延迟,简直是要了他们的“命”。如果大量的年轻劳动力无法找到工作,不仅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也意味着今后养老金积累的困难,其结果是当年轻的劳动力人口进入老年后,其养老问题将会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失业和养老,构成了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内在钳制关系。如何找到延迟退休与解决就业之间的最佳结合点,缓解这两股力量对中国社会稳定所产生的震荡,是个盘根错节的问题。中国延长退休年龄是必须的,但很难在近期内实行,需要依靠多次渐进的调整。笔者以为,目前我国推行的退休年龄制度已经陷入路径依赖。这种机制使制度的演进一旦走上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就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也就是说,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事实上,提高退休年龄,并非想象的那么可怕。在中国劳动力市场上,老年人与年轻人的就业岗位间不存在绝对的替代关系。我国目前仍然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在劳动力市场上,“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而“两难”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工作岗位不足和过剩,而主要在于劳动力资源的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的差异。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劳动力后备资源的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普遍很低,就业后工作适应周期较长,从而使得无技术的工人、非熟练工人就业较难;相反,大批有专业特长的专家、职员及技术工人退休后仍然再就业,他们的经验和技能是许多年轻人短时间内难以替代的,在劳动力市场上,对技术工种的招工出现大量的岗位空缺。这表明,失业的原因对相当的失业者而言在于自身的低素质。对这些人而言,那些60岁以上的人腾出的空缺,他们未必能填满。因此,有工作技能的熟练工人提前退休不仅不利于年轻人就业,而且还可能给国民经济带来消极影响从而加重失业。反之,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增加了国民产出,可以为年轻人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笔者以为,应该正确对待因推迟退休年龄而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不能过分夸大,也不能视而不见,关键是要选取最佳改革时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酝酿延长法定退休年龄,逐渐实行退休年龄改革,循序渐进地调整退休年龄,不失为务实的选择。

法律客观:

《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