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什么叫法定最低刑是什么意思?
2024-03-03 02:10:40 责编:小OO
文档


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处刑罚,这已是共识。法定刑是一个量刑幅度,而这个幅度内一般存在最高刑点、最低刑点,还有处在中间位置的各个刑点。“法定刑以下”是指法定最低刑点以下,而不是最高刑点或者中间刑点以下,也不是某一犯罪行为具体应当适用的刑点以下。《减文》错误地把论罪应该适用的量刑幅度内的一个刑点(最高刑点死刑)当作一个的幅度,从而错误地认为在该刑点以下量刑就是减轻处罚。事实上并非一个量刑幅度内的任何刑点都可以成为该刑幅的最低刑,只有在该量刑幅度内比照刑种的轻重、刑期的长短才能确定谁是最低刑,如:非情节较轻的故意杀人罪的最低刑是有期徒刑10年,重婚罪的最低刑是拘役1个月。例外的是,绝对确定法定刑因为不存在一个刑罚段,没有高、低之分,所以最低刑就是该绝对刑本身,如犯绑架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是绝对死刑,死刑是它的唯一刑种、刑点,最低刑也就是死刑。

一、从轻处罚和减轻处罚免除的区别

根据我国《刑法》第61-63条的相关规定:

(一)、应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性来决定其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即罪刑相适应原则。

(二)、具有规定的从重、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三)、具有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可以看出两者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在法定刑范围内。如某罪的法定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具有从轻处罚情节时,量刑即倾向于较低的刑期,不一定是三年,且最低也不能低于三年。具有从重处罚情节时,同理,最高也不能高于十年。至于以什么标准来划分轻、重,没有统一规定,当然也不能简单的以法定刑的“中间线”来做标准。

2、具有减轻处罚情节时,量刑的幅度就是在三年以下。(没有量刑幅度可以高于法定刑的)注:还应注意“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及“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前者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也可以不从轻或者减轻”,后者则是“必须要从轻或者减轻”。综上:“从轻”是在法定刑内,“减轻”是低于法定刑。从力度上说,“从轻”小于

“减轻”。

二、掩饰隐瞒30万判缓刑可能吗

掩饰隐瞒三十万的判缓刑的几率比较少,如果自首的话可能会从轻处罚,有立功的情节的也是能够从轻处罚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是三至七年。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总额十万元以上就是情节严重,所以隐瞒30万最低也要判处三年。

这个罪名属于量刑规范化的罪名,每个省都有量刑的细则。以安徽为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总额达到10万元的,在3-4年范围内确定量刑起点,每增加10万元,增加一个月刑期。不考虑其他情节的话,涉案金额30万大概的基准行在3年2个月到4年2个月之间。而积极退赃、取得谅解都是可以从轻处罚的情节,积极赔偿全部损失并取得谅解的,最高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

但是如果没有自首、立功、从犯等可以减轻处罚的情节的话,不能在法定刑以下量刑,也就是最低不能低于三年。而适用缓刑的前提条件是量刑不能超过三年(可以是三年),所以缓刑有可能,但机会比较小。而取保候审对于刑期的要求比缓刑要宽松一些,因此争取到取保候审的机会更大一些。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