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威胁他人索要钱财犯法吗?
2024-03-03 06:38:42 责编:小OO
文档


威胁他人索要钱财和口头恐吓威胁都是违法行为,分别构成敲诈勒索罪和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涉及财物,根据金额和情节不同,可能被处以不同刑罚。口头恐吓威胁包括多种行为,如写恐吓信、侮辱他人、诬告陷害他人等,根据情节轻重,可能被处以拘留或罚款。威胁他人索要财物和口头恐吓威胁都属于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追究和相应的刑罚。

法律分析

一、威胁他人索要钱财犯法吗?

是违法的,如果金额达到数额较大就涉嫌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敲诈勒索罪是一种重要的侵犯财产罪,其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敲诈勒索罪的对象是复合的,包括人和公私财产。从敲诈勒索罪的客观要件入手,敲诈勒索的客体只能是财产所有权,因而其犯罪对象只包括公私财物,而不包括人。

二、口头恐吓威胁犯法吗?

口头恐吓威胁是违法行为,可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即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三、威胁他人构成什么罪?

根据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犯罪情形,比如通过威胁他人的方式索要财物,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如果是通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来进行威胁,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情况下可能构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如果是单纯的威胁伤害他人,则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单纯的威胁他人并不能定罪,需要结合威胁的目的和手段才能判断犯了何罪。

威胁他人索要钱财是犯法的,口头的威胁恐吓行为也是违法的,要对当事人处以5天的拘留或者500元的罚款,如果情节较重的,可以处5~10天的拘留。如果恐吓行为已经威胁到人身安全,要追究刑事责任,按照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结语

威胁他人索要钱财是违法的,构成敲诈勒索罪,根据金额和情节不同,可能面临不同的刑罚。口头恐吓威胁也是违法的,可能面临拘留或罚款处罚。在法律面前,我们应当尊重他人的权益,不进行威胁和恐吓行为,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六十条之一 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十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以及为未成年人实施上述行为提供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二节 妨害司法罪 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