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对刑事犯罪党员如何处理
2024-03-03 06:20:30 责编:小OO
文档


党员受刑事追究,党组织应根据法律判决给予党纪处分或组织处理。主刑、剥夺政治权利的党员应开除党籍。过失犯罪判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党员应开除党籍。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管制、拘役的党员一般应开除党籍,个别情况需报请上级党组织批准。

法律分析

党员依法受到刑事追究的,党组织应当根据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裁定和决定及其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

受刑事处罚的党员干部,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对于个别可以不开除党籍的,应当对照处分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请再上一级党组织批准。

拓展延伸

处理刑事犯罪党员的有效措施

处理刑事犯罪党员的有效措施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严格依法处理犯罪行为,确保公正审判和严厉的刑罚执行。其次,加强党员教育和培训,加强党性教育和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法律素养。此外,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机制,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党员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加强社会的监督和参与,鼓励举报和揭发党员的违法犯罪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打击犯罪的氛围。最后,加强对刑事犯罪党员的教育改造,通过法律知识教育、心理疏导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改造和再就业。通过以上措施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处理刑事犯罪党员,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安全稳定。

结语

党员依法受到刑事追究的,党组织应根据司法机关的判决、裁定和决定,依法给予党纪处分或组织处理。对于受刑事处罚的党员干部,根据犯罪性质和情节,按照《党纪处分条例》规定开除党籍或给予其他相应处分。处理刑事犯罪党员需从多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加强党员教育和培训、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机制、加强社会监督参与、加强对刑事犯罪党员的教育改造,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安全稳定。

法律依据

《中国党纪律处分条例》

第三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

(二)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三)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对于个别可以不开除党籍的,应当对照处分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请再上一级党组织批准。

第三十三条党员依法受到刑事追究的,党组织应当根据司法机关的生效判决、裁定和决定及其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