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是犯罪行为,这句话对吗
2024-03-01 20:52:13 责编:小OO
文档


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是犯罪行为这句话不对。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构成犯罪须符合三个条件,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即使一个行为严重危害社会,但如果没有规定,则不构成犯罪。犯罪行为是犯罪人所实施的违反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犯罪学着重从下列角度研究犯罪行为:
1、把犯罪行为作为犯罪心理演化过程的一个阶段进行研究,如犯罪意识到犯罪动机到犯罪行为到犯罪结果;
2、研究犯罪行为方式,从中发现规律和特点,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犯罪的提供依据;
3、研究某个犯罪者的犯罪行为方式,为改造该罪犯提供帮助。
犯罪行为是符合犯罪四个构成要件的行为,而其中作为罪体客观方面构成要素的行为,是指行为主体基于其意志自由而实施的具有法益侵害性的身体举止。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比如犯诈骗罪,犯罪人具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贩毒罪具有贩卖毒品的行为等。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是不同的,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所直接针对的对象,如杀人罪、伤害罪,犯罪对象是具体的被害人,而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公民人身权利不受非法侵害的这种社会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