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申请医疗费报销所需提交的材料清单
2024-03-04 00:22:34 责编:小OO
文档


医疗费报销需提供哪些材料?医保报销条件是什么?住院报销比例与医院级别有关。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需按规定提供证明材料才能报销医疗费。

法律分析

一、医疗费报销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1、参保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委托他人办理的,须同时提供被委托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参保人医保卡原件及复印件,无医保卡的参保人,提供本人银行存折(卡)原件及复印件;

3、收费收据原件及复印件;

4、住院费用明细清单(注意:不是每日费用清单);

5、出院小结或出院记录,如果出院小结手写在病历的要复印出院小结和病历封面;

6、疾病诊断证明书(死亡的,须提供死亡证明书);

7、未成年人同时要提供户口簿(复印件),监护人身份证,生育或终止妊娠的还需提供计生部门的相关证明(结婚证和准生证的原件及复印件),农村五保户提供民政部门核发的有效证件,交通意外要提供驾驶证和行驶证的原件和复印件,交通管理局事故认定书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骨折的要附加陈述受伤过程;

8、如在市外就医已办理备案的,需带转院(诊)申请表或医疗保险非定点医疗机构申请表,在外地长期居住的须提供居住地居委会或村委会出具的居住证明。

二、医保报销的条件是什么?

1、参保并正常缴费(指到出院时仍处在参保缴费状态)且待遇审核期满(以单位身份参保缴费满30天,以个人身份参保缴费满6个月)

2、病种符合“基本医疗保险住院病种目录”

3、资料完备

三、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比例

住院报销的标准与参保人员所住的医院级别有关:

1、如住的是三级医院,从起付标准到3万元的费用,职工支付15%,也就是报销85%。

2、3万元到4万元的费用,职工支付10%,报销90%。

3、超过4万元到最高支付限额部分的费用,则95%都可以报销,职工只要支付5%。

4、而退休人员个人支付的比例是在职(就是上述的)职工的60%,但起付标准以下的,都由个人支付。

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是国家在发展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社会保障,因为有了医疗保险,才让很多普通老百姓不会因为看不起病而引发其他的社会动荡。可是,医疗保险就如同其他的社会保险一样,使用医疗保险报销就必须要按照相关规定提供证明材料,否则是无法报销医疗费的。

结语

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普通老百姓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为了能够顺利报销医疗费用,我们需要按照规定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包括参保人身份证、医保卡、收费收据、住院费用明细清单、出院小结等。此外,还需注意提供疾病诊断证明书、未成年人的户口簿和监护人身份证等特殊情况下的补充材料。根据不同医院级别,报销比例也有所不同。医疗保险的建立为民众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报销需遵守规定,提供完备的证明材料。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条 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三条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