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精神病人民事行为能力怎么规定的?
2024-02-21 03:13:51 责编:小OO
文档


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申请宣告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根据他健康恢复的状况,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可以宣告他为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一、精神病人订立的遗嘱有效吗

精神病人订立的遗嘱。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确认立遗嘱的主体,即立遗嘱人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订立遗嘱人立遗嘱时要有订立遗嘱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般来说,肢体、视觉、听觉等成年残疾人均有订立遗嘱的行为能力。但是精神及智力残疾人,往往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订立遗嘱,也不能由其法定代表人代订。无行为能力人订立的遗嘱,即使其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但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的,不影响遗嘱的效力。

二、特别程序案能撤诉吗

特别程序案不一定能撤诉,如果是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被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的公民重新出现的可以撤诉;如果当事人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够证实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民事行为能力的原因已经消除的不可以撤诉。

三、精神病人离婚有哪些法律

1、精神病患者不能“协议”离婚。

精神病患者在法律上称为“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控制能力和辨认能力,自己不能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我国《婚姻登记条例》规定,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民事行为能力人,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其离婚登记申请。也就是说,这样的人离婚不能用“协议”方式,而必须通过诉讼,让来判决。

2、离婚诉讼中,精神病人的民事诉讼活动需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这是法律直接规定精神病人可通过简接诉讼方式进行民事诉讼活动的事项。人民应当依法传唤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庭参加诉讼。

3、对于结案方式的,离婚诉讼属于身份关系的诉讼,必须由离婚当事人表明是否愿意离婚,诉讼代理人无权表示离与不离这种意见,而患精神病的离婚当事人又无诉讼行为能力,因此,这类案件应由人民裁决,以判决的形式结案。对于诉讼代理人与对方协商,达成协议的,人民应审查协议的内容是否合理保护了精神病人的利益,防止精神病人的利益受到侵犯,并根据协议内容制作判决书,以判决的形式结案。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第二十二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