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如何处理扰民报警?
2024-02-21 04:47:54 责编:小OO
文档


扰民报警一般会受到警告,不改正则罚款;噪声扰民指50-65分贝以上的噪音;法律上界定环境噪声污染需超过国家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扰民行为将受到处罚。根据《民法典》,污染环境导致他人损害的侵权行为需承担责任。

法律分析

一、扰民报警怎么处理

扰民报警,一般会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四十六条

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室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第四十七条

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进行室内装修活动,应当作业时间,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以减轻、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二、噪声扰民是多少分贝

噪音扰民是50-65分贝以上。一类生活区域夜测50分贝以上,二类生活区域夜测65分贝以上,只要在22点至晨6点之间超过50-65分贝的就是扰民了,属于噪音污染。如果出现了在这些范畴之内的行为就是扰民。

三、法律上噪音扰民如何界定

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可见,该条对“环境噪声污染”的界定包括两个必备要件,一是必须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唤声排放标准,若没有超过该标准则不构成“环境噪声污染”,公民权利即使受到这样的环境噪声侵害也不受该法保障;是对干扰他人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若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但没有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也不属于“环境噪声污染”。

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结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明确了扰民报警的处理方式和罚款标准。会先进行警告,若警告后仍不改正,则可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噪声扰民一般指超过50-65分贝的噪音,特别是在22点至晨6点之间。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环境噪声污染是指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若环境噪声未超过标准或未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则不构成环境噪声污染。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对于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侵权人应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依据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三节 监视居住 第一百一十九条 负责执行监视居住的派出所或者办案部门应当严格对被监视居住人进行监督考察,确保安全。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三节 监视居住 第一百一十七条 机关决定监视居住的,由被监视居住人住处或者指定居所所在地的派出所执行,办案部门可以协助执行。必要时,也可以由办案部门负责执行,派出所或者其他部门协助执行。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三节 监视居住 第一百一十 人民、人民决定监视居住的,负责执行的县级机关应当在收到法律文书和有关材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监视居住人住处或者指定居所所在地的派出所,核实被监视居住人身份、住处或者居所等情况后执行。必要时,可以由人民、人民协助执行。

负责执行的派出所应当及时将执行情况通知决定监视居住的机关。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