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职务犯罪是指公务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利用职务上的权力或便利,以非法手段获取私利或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损失的行为。职务犯罪案件的定罪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必须是公务人员:只有在公务人员行为中存在的职务行为才能被认定为职务犯罪。
2.必须是职务行为:职务犯罪必须是在公务人员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发生的,而不是私人行为。
3.必须有犯罪事实:职务犯罪必须有明确的犯罪事实,即公务人员通过利用职务上的权力或便利进行了非法行为。
4.必须有犯罪主观意图:职务犯罪必须有明确的犯罪主观意图,即公务人员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却仍然故意实施。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十:“国家工作人员在本单位的工作职责范围内,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本人或者他人谋取利益,给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失的,属于受贿罪、贪污罪、挪用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等罪名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职务犯罪案件的审查起诉,应当实事求是,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标准和程序规定进行,保护和尊重正常履行职务的公务人员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十二条:“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示威的自由。”
总结:职务犯罪是公务人员利用职权或职务造成损失的行为,其定罪标准是必须是公务人员、必须是职务行为、必须有犯罪事实、必须有犯罪主观意图。同时,法律规定必须按照证据标准和程序规定进行审查起诉,并保护公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