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员工利用公司资源给自己牟利怎么办,是否违法
2024-02-21 06:10:40 责编:小OO
文档


利用公司资源谋取私利属于职务侵占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处罚将根据数额大小决定,数额较大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并处其他刑罚。

法律分析

利用公司资源谋取私利属于职务侵占罪,一般会处五年以下或者拘役。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

拓展延伸

雇员滥用公司资源牟利的法律责任与应对措施

雇员滥用公司资源牟利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涉及到法律责任和应对措施。根据法律规定,雇员应忠诚于公司,维护公司利益,而非个人牟利。如果发现雇员滥用公司资源牟利,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进行内部调查,收集证据确保事实清楚;其次,根据公司和劳动法规定,对违规行为进行纪律处分,包括警告、罚款或解雇;另外,如果雇员的行为涉及到违法犯罪,公司可以报案并配合执法机关进行调查。此外,公司应加强内部监管,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流程,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以预防和遏制类似问题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公司应与法律顾问合作,确保在处理此类问题时遵循法律程序和法律原则,以保护公司的利益和声誉。

结语

滥用公司资源牟利属于违法行为,将面临相应法律责任。公司应采取内部调查、纪律处分等措施,确保员工遵守公司和劳动法规定。如涉及违法犯罪,应报案并配合执法机关调查。加强内部监管、员工教育和培训,并与法律顾问合作,维护公司利益和声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2017修订):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县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其他好处或者玩忽职守,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单位核发测绘资质证书,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五章 对罪犯的教育改造 第七十三条 罪犯在劳动中致伤、致残或者死亡的,由监狱参照国家劳动保险的有关规定处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