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的签订应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必须交纳五险一金。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意用工单位的合法性、明确工作内容和条件、以书面形式确定约定事项、填写完整合同条款、拒绝非法要求、语言表达明确易懂,并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
法律分析
一、用工之日起多久签订劳动合同
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就要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最迟不能超过一个月。
二、签订劳动合同是否要交五险一金
签订劳动合同必须交五险一金。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缴纳社会保险费。单位录用职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缴存登记,缴纳住房公积金。
三、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注意哪些事项
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注意的事项有:
1.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应尽量清楚用工单位是否为合法经营的单位,有无用工主体资格。否则,既使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因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
2.合同中应明确工作内容、条件、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等,以防止约定不明,致使自己权益受到侵害;
3.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约定的事项都要以书面形式确定写在劳动合同中,避免用工单位的口头承诺,防止将来发生纠纷,因缺少证据而得不到法律有效的保护;
4.详尽填写合同条款,避免签订条款不全的劳动合同;
5.对于用工单位的非法要求应予拒绝;
6.合同的语言表达要明确、易懂;
7.合同的订立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劳动合同都有一定的期限,而且劳动关系非常复杂,涉及诸多内容。
结语
签订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举措,根据相关法规,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应签订劳动合同。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在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职工申请社会保险登记,缴纳五险一金。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应注意用工单位的合法性、明确工作内容和条件、以书面形式确定约定事项等。合同的条款应详尽,语言表达要明确易懂。签订劳动合同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保障措施,需慎重对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十条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 【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