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自首的罪犯如何定罪?
2024-03-06 03:55:42 责编:小OO
文档


自首在我国刑法中被视为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然而,自首并非绝对从宽原则,而是相对从宽原则。根据刑法规定,自首犯罪分子可以免除处罚,但对于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即使有自首情节也不一定会从轻处罚。犯罪较轻的情况下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免除处罚,但较重的犯罪则不适用。自首是指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的行为,必须在犯罪人尚未归案之前自愿投案,并向司法机关或个人承认犯罪行为,并自愿待在其控制下等待进一步调查。

法律分析

我国《刑法》第67条第1款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我国《刑法》对自首处罚的一般规定。应当注意,我国《刑法》对自首采取的是相对从宽原则而非绝对从宽原则。绝对从宽原则是指应当从宽,而相对从宽原则是指可以从宽。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在一般情况下都要予以人轻或者减轻处罚。但在个别情况下,犯罪分子罪大恶极,虽然具有自首情节,但将自首情节放到整个犯罪情节中考察不是以成为犯罪分子从轻处罚的根据的,就可以不对其从轻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较轻而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免除处罚。这里的犯罪较轻,《刑法》没有规定法定标准。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可以视为较轻之罪,否则就是较重之罪。

什么是自首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但部分犯人自首后依然有判处死刑的可能。如果对自首后的犯罪嫌疑人过于普遍地从宽处罚会产生弊病,与预防犯罪的目的相悖,尤其是对社会危害大的罪名。

哪些情节属于自动投案

自动投案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一)投案行为必须是发生在犯罪人尚未归案之前,这是自动投案的时间规定。

犯罪人尚未归案之前,是指:

1、犯罪事实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之前。

2、犯罪事实已被司法机关发现,但犯罪分子本人尚未被司法机关发现之前。

3、犯罪事实和犯罪分子均以被司法机关发现,但司法机关尚未对犯罪分子采取讯问或强制措施之前。

4、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尚示被司法机关发现,仅因犯罪分子形迹可疑而被审查、教育主动交待的,也符合犯罪人尚未归案之前的情形。

(二)投案行为是犯罪分子的意志所决定的,这是自动投案是否成立的关键。

犯罪分子的意志所决定的,是指犯罪分子在前述的时间规定内,由犯罪分子自己的意志决定投案行为,他有以下几种表现:

真诚的认罪、悔罪、争取从宽处罚。

2、经家长、亲朋好友规劝而投案。

3、社会力量迫使其投案。

(三)必须是向司法机关或者个人承认自己实施了犯罪行为,这是投案自首的实质性条件。这里所指的司法机关是指机关、检察机关、人民;个人是指犯罪分子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其他有关负责人。

(四)必须是自愿置于有关司法机关或者个人的控制之下,等待进一步交待犯罪事实。

结语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然而,自首并非绝对从宽原则,而是相对从宽原则。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性,犯罪分子可能仍需受到相应的惩罚。此外,我国《刑法》未对犯罪较轻的法定标准进行明确规定。自首行为必须发生在犯罪人尚未归案之前,且必须是自愿置于司法机关或个人的控制之下。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应根据具体情况予以适当处理。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印发《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