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入职后需要签订的合同期限是多久?
2023-11-04 20:20:41 责编:小OO
文档


用人单位应在劳动者入职后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合同应包括基本信息和重要条款。根据《劳动合同法》,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未签订的应在一个月内补办。提前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入职日起建立。

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应当自入职之日起1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签合同需要注意的有:

1、《劳动合同书》应当载明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和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所等基本情况。

2、若用人单位事先起草了文本,要仔细阅读对于报酬、岗位、试用期、合同终止与解除等重要条款以及岗位说明书、劳动纪律、工资支付规定等规章制度。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拓展延伸

入职后的劳动合同应注意的期限事项

入职后的劳动合同应注意的期限事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首先,双方应明确约定合同的具体期限,即合同开始和结束的日期。其次,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的最长期限一般为三年,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此外,双方还需关注合同续签的时间和程序,以确保在合同到期前及时进行续签或解除合同。同时,合同期限内双方需遵守约定的工作期限、试用期、提前通知期等条款,以保障合同的有效执行。最后,双方应注意合同解除的期限和程序,以避免违约或引发纠纷。总之,明确合同期限及相关事项对于双方的权益保护和合同履行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合同签订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建立良好劳动关系的重要环节。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双方应在入职后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注意明确基本信息、报酬、岗位、试用期、合同终止等重要条款,并了解相关规章制度。此外,劳动合同的期限、续签、解除等事项也需谨慎处理,以保障双方权益和合同执行。明确合同期限及相关事项对于双方具有重要意义,确保合同的有效履行和避免纠纷的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六十五条 【劳务派遣中解除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九条 【不出具解除、终止书面证明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