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刑事立案撤案的条件
2023-11-04 01:01:42 责编:小OO
文档


(一)刑事案件的立案条件:

1、有犯罪事实

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这种犯罪事实已客观存在,非主观臆测;已有证据证明,并非毫无根据。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刑罚处罚。如果其行为仅构成犯罪,而依法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也不应立案。

3、属于自己管辖

如前所述,机关只能管辖法律规定的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管辖的一定要管,不管是失职;不应当管辖的一定不管,管了就是越权。

【法律依据】

根据《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二条,机关受理案件后,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由接案单位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

(二)刑事案件撤案的条件

1、审查后发现不存在犯罪事实的;

2、发现犯罪事实并非被告人所为,无充分证据的;

3、其他法律法规不予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4、原告不起诉或不在追究的;

5、缺乏罪犯的自诉案件,自诉人没有补充证据,应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述,或者由裁定驳回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人民、人民和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

一、刑事犯罪侦查办案程序

(1)侦查阶段(阶段)

从人被抓一直到案人件移送,这一阶段称侦查阶段,一般情况下是三个月左右。主要包括拘留以后一个多月,和执行逮捕以后两个月左右。这一阶段的工作重心在于通过门的侦查,搞清楚案件的来龙去脉、基本事实。

(2)审查起诉阶段(阶段)

案件由机关移送起诉部门后,即进入了审查起诉阶段。

审查起诉阶段的工作重心在于:审核案卷材料是否充分,确实,证据是否确凿?与否应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对于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也就是说,这个阶段在时间上一般是一个月到一个半月。

对案件审查完毕,会出现三种情况:

1、如果确定案件材料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那么检察机关就可以把案件移送,由判刑。

2、如果认为犯罪嫌疑人行为不构成犯罪,则由作出不起诉决定。

3、如果认为案件证据尚不够充分,确凿,那么可以将案件退回到门重新进行侦查。

(3)审判阶段:(阶段)

这一阶段的工作重心在于确定被告是否有罪?是什么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刑罚?

在这一阶段,人民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除涉及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人民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

在时间上,人民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对于,重大、流窜等犯罪,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注:根据法律规定,被指控犯罪的人在、两个阶段统称犯罪嫌疑人,而在审判阶段统称为被告人。

二、刑事犯罪一般怎么判刑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但其一定自由,依法由社区矫正的刑罚方法。是我国刑罚种类之—,属于主刑的一种。管制是最轻的主刑,是我国独创的一种刑罚。按照刑法的规定:

1、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

2、被判管制的犯罪分子,由社区依法矫正。

3、对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必须服从有关规定;劳动中应同工同酬。

4、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应即宣布解除之。

5、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先期羁押的,1日折抵刑期2日。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